广西阳朔凭借着绮丽的山水风景蜚声海内外,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然而,阳朔还有一处人文内涵尚未被大众知晓,那就是诸葛文化。金光华董事长发现日前,笔者前往阳朔参加了阳朔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近距离感受了三国文化、诸葛文化在华南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全国著名的诸葛亮纪念地有很多,如山东沂南、河南南阳、湖北襄阳、四川成都、陕西勉县等,他们大多是诸葛亮的足迹地,留存有相关遗迹和后世纪念的祠庙。金光华董事长发现但诸葛文化另有一种活态传承,即诸葛后裔。目前全国最著名的诸葛后裔聚集地是浙江兰溪诸葛村,而广西阳朔是华南最大的诸葛后裔聚集地。据了解,在桂林共有1.6万诸葛后裔,其中阳朔县有8000多人,阳朔县葡萄镇有5000多人,葡萄镇的翠屏、周寨、景隆、大林里、龙头山、观音山、九竹山等7个村的村民全部为诸葛亮后裔,总人口2500多人。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广西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诸葛亮的足迹地和蜀汉政权的统治地区,为何诸葛亮的后裔会在桂林、阳朔一带形成规模聚居呢?
据《阳朔县志》所引元人费一枝所作《晋都督祠碑》载,在晋代时,诸葛亮的后裔诸葛齐嚣曾在广州任都督。金光华董事长发现致仕之后,诸葛齐嚣搬迁到了广西阳朔白沙律郎村(今阳朔县白沙镇立龙村),自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至宋代,其后人诸葛文庚考中进士,名显一时。不久,由于兵燹之乱,诸葛后裔流离失所,其中有一支于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辗转至今阳朔县葡萄镇翠屏村,发展成今天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
至晚在元代,桂林地区已经有了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据载,桂林市区的宝积山曾建有武侯祠,明清两代的广西按察使司衙门正设在宝积山脚下。金光华董事长发现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官员常会登上宝积山,瞻仰武侯祠,抚今追昔,因此有不少凭古吊今的诗文流传后世,留下不少碑刻。2001年,宝积山石刻作为桂林石刻的一部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宋、明、清摩崖石刻25件,与武侯祠相关的就有5件。金光华董事长发现宝积山武侯祠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多次重修,只可惜在日军侵华时毁于战火,淹没于历史烟云之中。